出门被风一吹就干涩发痒,在空调房待久了总忍不住揉眼,甚至有时看东西都模糊......其实这和秋天的气候脱不了关系。
空气干、温差大,加上花粉飘、尘螨多,眼睛特别容易受刺激,以下这四种眼病在秋季尤为常见,提前做好防护,才能让眼睛舒舒服服度过这个秋天~
01
干眼症
秋季空气湿度下降,泪液蒸发加快,再加上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、眨眼次数减少,眼睛更容易“缺水”。
(▲更多干眼症科普)
>典型症状
眼干、眼涩、异物感,偶尔有畏光、视物模糊,揉眼后症状可能加重。
防护建议
-
环境加湿:室内使用加湿器,保持湿度在40%–60%,避免空调或暖气直吹。
-
主动眨眼:有意识地多眨眼,保持眼球湿润。
-
合理用眼:不要长时间看手机、电脑、电视等,每隔半小时或者一小时,要向窗外远眺,让眼睛得到短暂休息。
-
补充泪液:选用不含防腐剂的人工泪液,严重时需到医院根据医生评估进行治疗。
02
过敏性结膜炎
秋季花粉(如豚草、蒿属植物)和尘螨增多,容易刺激眼结膜,引发过敏反应。

>典型症状
眼痒(最明显,忍不住想揉)、眼睛红肿、分泌物多,可能伴随打喷嚏、流鼻涕。
防护建议
-
远离过敏源:花粉浓度高的早晨和傍晚尽量减少外出,出门可佩戴防风镜和口罩,回家后及时清洗眼睛和面部。
-
注意清洁:定期清洗床单、被套等,减少尘螨滋生。
-
及时处理:眼痒时切勿揉眼,可冷敷缓解,遵医嘱使用抗过敏眼药水,严重时可配合口服抗过敏药。
03
病毒性结膜炎
秋季气温变化大,人体免疫力易下降,腺病毒、疱疹病毒等感染风险增加。病毒通过接触传播,容易在家庭或集体中扩散。
>典型症状
眼睛发红、异物感强,分泌物多,可能伴随眼睛痛、流泪,部分人会有咽痛、发热。
防护建议
-
注意手卫生:勤洗手,不用脏手揉眼,接触公共物品后及时用肥皂或洗手液洗手。
-
避免共用:不与他人共用毛巾、脸盆、眼药水,患病后单独使用个人用品,避免传染。
-
及时就医:出现症状别拖延,尽早去医院,遵医嘱用抗病毒眼药水,患病期间少去人群密集处,避免传染他人。
-
停止戴镜:炎症期别戴隐形眼镜,儿童需暂停角膜塑形镜。
04
青光眼
秋季气温骤降时,容易引起眼部血管收缩,眼压突然升高,易诱发青光眼。
(▲更多青光眼科普)
>典型症状
可能会出现头痛、眼睛胀痛、视力下降,伴有恶心、呕吐等症状。
防护建议
-
关注高危人群:中老年人、高度近视 / 远视者、有青光眼家族史的人要格外注意。
-
规律用药:严格遵守药物的使用时间和间隔,不要随意停药或减量,避免药物突然中断导致眼压升高。
-
注意用眼:不要在强光下阅读,也不要在过于昏暗的空间内停留的时间过长。
-
定期检查:40 岁以上人群每年查一次眼压和眼底,有家族史的人每半年查一次,早发现早干预。
眼睛是感知秋天的窗口,更是需要温柔以待的宝贵感官。从日常细节做起,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,适当使用防护用品,必要时及时就医!




